:人类结肠癌异质性图谱
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单细胞PCR微流体技术,并利用这一技术对数百个结肠癌细胞进行了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,由此获得了人类结肠癌异质性图谱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《自然—生物技术》(Nature Biotechnology)杂志上。 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重要特征之一。肿瘤异质性可以表现在肿瘤分化水平及肿瘤功能水平上,出现异质性的抗原表达或出现不同生物特性细胞亚群。
JCO:乳制品或可延长结肠癌患者生存
一项新的研究表明:饮食中富含奶制品可能会稍微延长结肠癌患者生存期。如果大肠癌患者,使用钙和牛奶消耗量可能提高患者生存,但在还没有更多的研究进行确认之前,并不需要不改变你的饮食习惯。这项新的研究仅提示为
Cancer Cell:研究人员发现结肠癌的关键调节因子
近日,科学家确定了p38蛋白在结肠癌中的双重作用。该研究表明,一方面,p38对于维护肠道上皮屏障,防止受到有毒物质侵害很重要,从而有利于减少肿瘤的发展。有趣的是,在另一方面,一旦肿瘤形成,p38信号对于结肠癌细胞的存活和增殖是必需的,从而有利于肿瘤生长。
Lancet Onclo:在晚期结肠癌患者中辅助应用贝伐单抗并无益处
在过去的十年中,针对结直肠癌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,我们发现了肿瘤产生和进展的基础,并将其转化为针对患者的靶向治疗方法,切实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。然而,这也是存在争议的十年,因为这引人注目的初步结果经常是令人失望的,并且在一些后续研究中还反映出治疗存在的不良反应。
Nature Genetics:科学家在亚裔人群中找到新的与结肠癌相关的遗传位点
2012年12月24日讯 /生物谷BIOON/ --结肠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之一,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发病率尤其的高。遗传因素在散发性和家族性结肠癌都是重要因素。然而只有6%的病例中发现与已知的突变位点相关。之前的研究也增加了一些突变位点,但是研究都是基于白种人进行的。 鉴于人种差异,基因结构也会存在差异。基于白种人的研究不足以完全解释非白种人的结肠癌机制。
N Engl J Med:结肠镜检查术可作为结肠癌筛查手段
临床上结肠镜检查手术过程中,一根前头装备摄像头的软管顺着患者口腔食管一直插入直肠中,然后将软管滑行延伸至患者结肠部位。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,尚未发生癌变的腺瘤性息肉是结肠部位最常见的异样物质。如果在做结肠镜检查手术时不及时将它切除的话,腺瘤性息肉有很有可能发生癌变,导致结肠癌的发生。